京津冀树葬官网

普通卧碑:12800起

精致卧碑:48000

价格优惠 | 正规陵园

入土为安 | 碑型精致

环境优雅 | 自然环保

树葬官方电话:

400-626-6862


树葬简介

树葬简介

     树葬,分为古代树葬和现代树葬。古代树葬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较为常见,而现代树葬是一种新型殡葬形式。由于价格低廉,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老百姓的青睐。现代树葬又分为两种方式:一种属于生态葬,是不保留骨灰的,需要用可降解骨灰袋将骨灰深埋于树下,在树上挂牌标记,或者直接将骨灰撒入树下,与大自然融为一体;还有一种是卧碑形式的树葬,是有墓穴池的,可以保留骨灰,就是不立碑,碑型新颖别致,美观大方,价格相对于传统立碑要便宜很多,并且还能入土为安。

     树葬,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,更是对自然的馈赠。它让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,更加珍惜当下,关注未来。树葬,以生命之名,与自然共融,让爱与记忆在绿意中永恒。

树葬环境

树葬价格

树葬优势

优势一:生态环保 节约资源

优势二:精神寄托 情感延续


优势三:经济实惠 减轻负担


优势四:文化传承 教育意义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优势五:殡葬改革 社会进步

优势六:生命永续 自然融合

陵园资讯

树葬资讯
更多
  • 生命教育的自然课堂:树葬园区的教育功能与社会价值

    生命教育的自然课堂:树葬园区的教育功能与社会价值

    树葬作为绿色殡葬的创新形式,其价值远超出殡葬本身的功能范畴。现代树葬园区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和活动组织,正在发展成为独特的生命教育场所,为公众提供接触生命话题的自然课堂,在社会教育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树葬园区的教育功能首先体现在环境设计上。优秀的树葬园区不仅是安葬场所,更是融合景观设计、生态保护和艺术表达的综合空间。蜿蜒的小径引导参观者经历不同景观体验,从开阔的草坪到茂密的林区,象征生命旅程的不同阶段。解说系统介绍树木的生长特性和生态价值,将自然知识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。在教育活动方面,树葬

  • 生态殡葬为何受百姓青睐?

    生态殡葬为何受百姓青睐?

    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,生态殡葬逐渐成为百姓殡葬选择的新潮流,究其原因,在于它契合了时代需求与人们的情感追求。生态殡葬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对环境的友好。传统土葬占用大量土地资源,且石材墓碑的生产加工会造成环境污染;而生态殡葬如树葬、花坛葬、海葬等,不建坟头、不立墓碑,将骨灰回归自然,化作植物生长的养分,或是融入江河湖海,减少对土地的消耗和资源浪费,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,越来越多人希望以更环保的方式送别亲人,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资源,生态殡葬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。从经济角度看,生态

  • 城市记忆与绿色空间:树葬如何重塑城市景观

    城市记忆与绿色空间:树葬如何重塑城市景观

   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,土地资源日益稀缺,传统墓地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。树葬作为一种创新的殡葬形式,正在悄然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,将纪念场所转化为绿色生态空间,为城市居民提供兼具生态价值与人文意义的独特景观。传统墓园往往位于城市边缘或郊区,占地面积大,功能单一,形成所谓的“城市死角”。这些区域通常缺乏活力,基础设施不完善,甚至可能成为城市管理的盲区。以上海为例,传统墓园占地面积超过1000公顷,相当于该市中心城区面积的近十分之一,土地利用率极低。树葬纪念林则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。它不再是与生活区

  • 传统文化与现代树葬:殡葬习俗的传承与创新

    传统文化与现代树葬:殡葬习俗的传承与创新

    中国殡葬文化源远流长,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。在现代化进程中,传统殡葬习俗与当代环保理念、土地资源限制产生了明显冲突。树葬作为新兴殡葬形式,并非简单否定传统,而是在尊重文化根源的基础上,实现殡葬习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中国传统殡葬文化核心是“慎终追远”的伦理观念和“入土为安”的实践方式。《周礼》中已有详细记载的丧葬制度,儒家思想强调的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”,形成了中国人对待死亡的一整套礼仪规范。土葬作为主流形式延续数千年,不仅是对逝者的安置,更是家族延续、社会等级

  • 树葬与环境保护:绿色安葬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

    树葬与环境保护:绿色安葬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

    在21世纪的今天,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议题,而殡葬行业这一看似与传统环保相距甚远的领域,实际上正悄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。树葬作为绿色安葬的代表形式,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殡葬观念,更在实践层面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作出了实质性贡献。传统土葬和火葬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。传统墓地需要大量土地资源,导致城市周边土地被不断侵占。据统计,中国每年仅墓地就占用约2000公顷土地,相当于280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。同时,棺木制作消耗大量木材,墓碑开采造成山体破坏,遗体防腐处理使用的化学物质还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。火

  • 不会说安慰的话?去吊唁时这样做比说什么都强

    不会说安慰的话?去吊唁时这样做比说什么都强

    面对亲友离世,许多人因不知如何用语言安慰而陷入沉默,或因不当言辞加深对方痛苦。事实上,在吊唁场景中,真诚的行动往往比华丽的辞藻更具力量。无需刻意寻找“正确”的安慰话语,通过具体行为传递关怀,既能避免语言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,又能让家属感受到切实的支持。陪伴是最直接的安慰方式。无需过多言语,只需静坐于家属身旁,用沉默传递“我与你同在”的信号。这种无声的陪伴能缓解孤独感,让家属在悲痛中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。若对方愿意倾诉,则以倾听者的姿态耐心聆听,不随意打断或评价,仅用点头、轻握双手等肢体语言回应,给予

  • 陵园环境与服务指标是什么?

    陵园环境与服务指标是什么?

    在殡葬服务领域,陵园环境与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逝者安息的尊严与生者悼念的体验。随着行业规范逐步完善,陵园的评价标准已从单一的自然景观延伸至生态技术、人文关怀与运营效率等多个维度。以下从环境生态、服务品质、文化内涵、管理效能四大核心方向,解析优质陵园的构建逻辑。自然环境的优劣是陵园品质的基础门槛。优质陵园需满足三项硬性指标:绿化覆盖率不低于70%,乔木占比超60%以抑制蚊虫滋生;坡度控制在15°以内确保祭扫便利性;排水系统需通过暴雨后2小时内无积水的验收标准。其通过透水砂岩铺设中央神道,使雨季吸水率超国家标准

  • 生态葬区新开放:人与自然,和谐共生

    生态葬区新开放:人与自然,和谐共生

    在静谧的林地深处,一棵新植的树苗旁摆放着几枝鲜花;在宁静的花园中,刻着名字的纪念石隐于花草之间——这不是普通的公园,而是新近开放的生态葬区。一种回归自然、融入大地的安息方式,正悄然改变我们对生命终点的理解。生态葬,作为一种新型殡葬方式,旨在让逝者以最自然的方式回归大地。没有传统墓碑的水泥森林,没有焚烧纸钱的烟雾缭绕,只有花草树木、飞鸟鸣虫相伴。逝者的骨灰被放入可降解的容器中,埋入土中,不久后便与大地融为一体,滋养着周围的生灵。新开放的生态葬区多选址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区域,规划设计充分考虑生态保护。

  • 生命的绿荫:树葬如何重塑我们对安葬的认知

    生命的绿荫:树葬如何重塑我们对安葬的认知

   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,死亡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却又令人不安的话题。传统墓葬方式占据大量土地资源,墓碑林立形成的水泥森林,不仅造成了环境负担,更在无形中强化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隔阂。而树葬这一古老又创新的安葬形式,正悄然改变着我们与死亡的关系,为生命终结赋予全新的意义。树葬打破了传统墓地阴森凄凉的刻板印象。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纪念林,四季更替中树木的生长与繁茂,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生命纪念方式。生者探望时,不再面对冷冰冰的石碑,而是拥抱充满生机的树木,感受微风穿过叶片的轻柔触感,聆听鸟鸣与自然和谐共奏的乐

  • 树葬能否让生命以绿意的方式永存?

    树葬能否让生命以绿意的方式永存?

    在人生的旅途中,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终点。然而,如何选择一种既环保又富有意义的安葬方式,却成为许多人思考的问题。树葬,作为一种将骨灰与树木融为一体的生态殡葬形式,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让生命在绿意中永生。树葬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环保性。它无需修建水泥墓穴,不占用大量土地,有效缓解了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。同时,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二氧化碳、释放氧气,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。与传统的墓葬方式相比,树葬避免了燃放烟花爆竹等破坏环境的行为,减少了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。此外,树葬还通过增加绿化面积、提升碳汇能力等方

骨灰寄存服务预约
更多
您的姓名 *
联系方式 *

郎经理:13466686884

树葬官网电话:

张经理:13911938529

400-626-6862

周一至周日(8:00-18:00)

树葬官网:服务无止境,如日月相随似启明长庚,换得您的一份安心!

树葬选墓预约

seo seo